拍摄地点:杭州
拍摄时间:2012-09-12
作品标题: 消磨
作品介绍:
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春季、秋季、暑假四五百个培训班(兴趣班,下同)的外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几许期待,几许无奈,几许纠结,几许迷惘……那时,作为其中的一員,我带了个“口袋机”,用来“消磨”等待在教室外环的时光。那一幅幅情景,那一副副表情……令人有点哭笑不得,又有几分心酸。眼下,当我将那时拍的那些照片加以选编,却苦于找不到一个比较妥帖的标题……犹豫再三,还是用了“消磨”——这个能表达我在那段时间里,一次次沉淀下来的真实的感受 。
2013年07月30日的《钱江晚报-教育科技》版发了一篇新闻报道。眉题是“昨天上午10:10到10:20,记者守在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大门口,短短10分钟,进进出出接送孩子的爷爷奶奶就有56位。”正题是“上培训班,老人孩子都在“殊死搏斗”。正题的话原来出自作家麦家的微博。麦加在微博上说:“暑假各种培训班大行其道。刚听说友人为12岁孩子报了5个班,爷爷每天骑电瓶车带盒饭早出晚归。杭州天天高温,我想可把老爷子累病了。我又想,这种‘殊死搏斗’有必要吗?”
显然,这篇报道是批判性的,且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寄于了同情。但我的直觉是历经“消磨”的老人们的内心更为纠结。老人们为其儿女带孙子是心甘情愿的,但与我交谈过的老人几乎一致为孙子{孙女、外甥、外甥女)叫苦,而面对高学历的儿子、女儿对兴趣班的执着,却又无法违抗,只能在老人和老人间聊天时,诉说衷肠,拷问这样给孩子“加班加点”有必要吗?有用吗?”
看来,给自已孩子“加班加点”是爸爸妈妈的意志。你看看照片中,在双休日里,带帐篷陪伴孩子上培训班的爸爸妈妈们的意志有多坚定。
爸爸妈妈的意志出自那里呢?是出自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规律的的把握?是出自对自已孩子的天赋和兴趣的发现和认识?作为有六年接送孩子上各类兴趣班经历的老人,我在“消磨”中也喜欢聆听年轻妈妈们的聊天。日积月累,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印象:原来高学历的爸爸妈妈们给自已孩子挑选培训班的思维也是很混乱的,混杂着“望子成龙”的传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时尚, 跟风跟潮流的现实,“全优生”、上名校的梦想,“开发性思维”、“智力开发”等等新概念的诱惑 ,培养孩子的急功近利的欲望 ……于是,在孩子上幼儿园阶段,一般每周还要另加六七个兴趣班,上小学后,还要在晚上、双休日以及暑假给安排三五个培训班。在这背后,孩子们快乐空间遭到压缩,孩子们的天真被消磨。爸爸妈妈为实现自已的主观意志,让孩子付出了无可挽回的代价。我想,这不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更可怕吗?
2013年12月21日中午,杭州电视台“生活大搜索”栏目记者来到少年宫,采访在帐篷里休息的小朋友。其后,又请我谈谈看法。我说,这现象是一种现实的无奈……客观说,孩子上一二个自已感兴趣的班是有益的。问题出在爸爸妈妈把大人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搞过火了。但,也有不少爸爸妈妈是明知自已孩子的学习负担过重,心里也疼着,也很纠结,却也很无奈……
在这组照片即将寄送之时,我想,各类培训班还会在批判中兴旺发达,前赴后继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还要继续着如此这般的消磨……
天下摄影交流群:一群:35765943 二群:176326500 人像群:90556132
Copyright © 2009-2014 台州市天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